補充 2007.1.12 公聽會 紀慧玲女士 書面意見

紀慧玲女士

 本人之前擔任記者多年,長期關心戲劇的生態,故今天從長期的觀察面,來探討這個話題。
首 先,政府應不應該成立公立歌仔戲團(不管名稱),七年前我們就討論過,當時的論點是與民爭利,如今換成另一種說法也許更能讓各界聽得明白,就是資源不公 的問題。台灣現有二百團歌仔戲,爭取演出不易,政府再辦一個公立歌仔戲團,除非永遠不面對市場,否則一定與民間互為競爭,比如,國家劇院的檔期給誰?本 來,劇院已經在考慮邀請民間劇團演出,突然生出一個公立劇團,那麼完美的編制,保證做出來一定是「大戲」,你要是劇院負責人,你請誰?
有人說,公立劇團可以保證較好的演藝水準,可以作為歌仔戲「標竿」,我想,這個前提就是前面說的,公立劇團可以有較多的製作經費,製作大規模的作品,看起 來當然是「標竿」。這個邏輯的背後還是公資源的分配,還是資源不公。如果,我們把相同的製作經費給民間,難道民間做不出同樣規格的戲嗎?而且,這涉及藝術 美學的觀點,公演戲一定好看嗎?大一定好嗎?這幾年,大家看過最好看的戲是誰演的?每個人答案不同,可以辯論。

又有人說,現有民間戲班水準
差參不 齊,大家每天為日夜兩場民戲忙碌,無法提昇水準,如果有一個公立劇團,團員每天練功、排戲,才能保證藝術水準。這樣的說 法相當矛盾。民間戲班面對生存壓力,所以必須每天演出,舞台是磨練,當然也可能是消耗;一個公家劇團,沒有市場壓力,誰保證他每天練功,誰保證他每天演 出,誰保證他做出來的作品一定受市場歡迎,一定優於民間?

大陸公家劇團體制這幾年也受到嚴峻考驗,公立的薌劇團市
場競爭力不敵民間,大陸研究歌仔 戲的學者對台灣歌仔戲活力非常羨慕,廈門台灣戲曲研究所副所長曾學 文,研究歌仔戲的都知道他,他曾說,看到台灣的作法,希望能夠幫助他們那裡的民間團體,用匯演或專案的方式幫助他們提升。去年「華人歌仔戲藝術節」閉幕音 樂會結束後,他也深感台灣的歌仔戲真的發展出很多元的風貌。為何我們走回頭路?

全世界各國,公立、民間都有的國家很多,美、英是兩者都有,法國是 百分百民間,德國是百分百官方,日本對傳統藝能的保護從民間做,並沒有成立公家能劇團、 歌舞伎團。台灣要採什麼方式,需要認真思考,但在一個負責培養學生的教育體系內去成立一個具有職業劇團編制的劇團,太曲折了。而這種怪胎,過去已經誕生兩 個,京劇團、綜藝團,我們要問,這兩團績效如何,對台灣的表演藝術貢獻多少?京劇團,我可以提一個數據說明,幾乎全年「躲」在學校裡演出,(附表一)

(編按:點下圖片可放大)

綜藝團,幾乎全年跑到國外演出。但為何觀眾、納稅人、學者專家、媒體,統統沒跳出來說話?就因為它躲在學校保護罩裡,層層關卡,要刪經費都不容易找到科 目,根本被遺忘了。我們納稅人一年用近二億元的錢「養」京劇團、綜藝團,資深團員每月月薪將近十萬,請問,他們貢獻了什麼?


教育部、文建會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不能切割。教育體系辦好教育,讓職場歸職場。
再 舉公立劇團的例子,蘭陽戲劇團為何做不起來?老實說,如果做不起來,民間劇團早早解散了,但公立劇團「請神容易送神難」,宜蘭縣議會年年刪預算,讓它更 難以施展。如何把公立劇團做起來?當然要有「經營之神」,才不負全民所託,全台灣最會經營歌仔戲團的人一定是陳勝福,政府要不要聘他,多少錢聘他?
請大家看一些表格,公家團體跟民間團體的績效,用多少錢,做了多少事,大家可以看一看。


我 們幫政府找了很多公立劇團的缺點,我們也可提出一些優點:最大的優點是,讓從業人員無生活後顧之憂,專心技藝之精進。政府德政欲嘉惠藝術家,作為個人, 沒有人會拒絕,現場很多歌仔戲藝人心裡一定都在想:誰比較好運,被選進去?誰會被選,我們先不假設,但全台灣從業員大概二、三千人,我想教育部到時會很頭 大,僧多粥少,擺不平。

要提升歌仔戲水準,我們認為還是要鼓勵民間百家爭鳴,要給民間劇團機會,要把環境打造好。文化建設工作不是政府介入「示範」,政府應該做的,是打通環節,讓民間自由發揮 。
以 前,內台戲時期,沒有政府照顧,戲班十天「隔位」,每天演戲,也沒聽說技藝就退步,反而大家不是說,那時候出了很多好演員,是歌仔戲最好的一段時光嗎? 歌仔戲的環境大不如前,需要政府大力幫忙,但幫忙是不是就等於成立一個公家劇團就解決,就可以提升水準,問題可能沒這麼簡單。更何況,放在學校內,更是大不當。

 
|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40-3號4樓 | seden1985@gmail.com